风口浪尖的充电桩
2019-2021年的新能源车一路狂飙,新能源车板块里很多老细分都已经涨透支了,在新技术(固态电池、钠电池、复合箔材、大圆柱等)和充电桩还有潜在机会,新技术不确定性较强,多数尚处于运用初期,而充电桩则成为后续泛新能源车范畴弹性较大的一个细分。近期满屏都是人工智能的大潮,充电桩不声不响走出了一波夹缝中杀出来的的行情,在低迷的新能源车大板块里格外显眼,2月16日之前的走势相当丝滑,目前有进入中期调整的迹象,走出基底之后未来依然值得关注。
2月14日,欧洲议会通过了2035年欧洲停售燃料发动机车辆议案,同时要求2030年新增车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1年减少55%。虽然美国宣布2024年7月开始55%充电器成本需要来自美国零部件,但是电动化提速的背景下,中短期影响相对有限。在欧美的电动化进程正在加速,电动化渗透率有望再次超市场预期。无独有偶,得益于大量新车型上市、电动车产品线的丰富,以及消费者认可度的逐渐调高,2022年国内电车销量达到650万辆,超市场预期。本来4月份受疫情影响,销量承压严重,但从5月份开始,基本每月销量都环比增加,一路拉升至年末的650万辆。2023年国内销量有望达到950万辆,Q1淡季就贡献150万辆,同比增长大于30%。2023年末的销量是纯在一定预期差的,国外的超预期、去年国内的超预期、今年国内的预期差,可谓三重超预期。充电桩是电动车的基础设施,电动车销量和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带来充电桩的强劲需求。工信部等八部委发布充电桩新政,充电桩行业景气度持续走强。目前来看全世界包括中国、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车桩比例都偏低,全球的需求都在快速上升,加快充电桩的建设成为迫切的需求,同时叠加技术进步和政策鼓励,充电桩板块将全方面进入高景气期。
目前充电桩的建设还是滞后的,公共资源远远不足,标准不尽统一,充电慢充电难,这个相信开电动车的都有体会。
国内的充电桩建设已经由原来的政策推动转化为明显的需求拉动,核心驱动力来源于新能源车带来的强烈需求,2021年充电桩市场规模101亿元,目前国内充电桩保有量163.6万根,预计 2025 年国内新增充电桩需求量约700万根,对应市场规模1600亿元,CARG101%,其中充电桩设备市场777亿元。
美国政府未来5年拨款50亿美元推动充电桩发展,欧洲领先的德法、北欧地区有望由政策推动转向需求驱动良性增长,落后地区也在积极推行新能源汽车政策,作为后花园的东南亚充电桩处于发展初期,有广阔的市场等待抢占,国外市场大多用欧标、美标,充电桩海外市场毛利普遍比国内市场高10%,出海能力将成为未来板块细分龙头打开业绩天花板的关键。从盘面上看,积极布局海外的如盛弘股份、道通科技、炬华科技、许继电气、英杰电气等近期走势都比较强劲。
充电桩的出海并不是特别容易,壁垒重重,以产品差异化、标准认证和渠道开拓为核心,与国内不同,欧美市场往往将充电桩视为一个人机交互终端而不是单纯的电气设备。 在支付安全、信息安全、软件平台、售后保障等方面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充电桩从单纯的电气部件转换为操作终端,对厂商综合整合能力,乃至于品牌力的要求提高。出海认证体系严格,周期较长。海外本土化不足,渠道品牌建设滞后是主要痛点,欧美市场有耕耘百年的电气有突出贡献的公司 ABB、西门子,他们具有地域和渠道的天然优势,很容易获得当地的认可并占据市场占有率,国内厂商较难获得当地运营商的认可。虽然难度较大,但还是有一些优秀企业已经在加速出海之路占据先发优势,出海路径主要有代工、突破运营商大客户、电商 to C 等。
东南亚是出海跳板,欧洲是很多企业的出海首选,而美国由于出海难度较大很少企业选择,目前主要的充电桩出海企业代表包括:星星充电、追日电器、EN+、盛弘股份、道通科技、炬华科技、英杰电气等。一些企业已经取得了一些先手成绩,如盛弘股份在营收一直增长的同时,海外占比2020年的13%增长至22%。
充电桩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成熟,产品完备,玩家众多。用户对充电效率的诉求越发迫切,高压大功率直流快充、液冷枪线是重点发展趋势,由此带来多个细分方向的需求变革,对继电器、连接器、OBC\DCDC、熔断器、线束等细分产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快充桩渗透率不断的提高,市场空间逐步扩大。快充趋势下充电桩模块及设备具备了更高的壁垒,竞争门槛提高,具备大功率直流快充模块和整桩能力的公司有望受益于细分行业扩容和集中度提升。
充电桩产业链上游是设备及零部件厂商,中游是运营商,下游是整车企业及消费者,行业主要分运营商、整装设备、零部件三大部分。很多企业都跨多个细分,甚至一体化,很多设备厂商都是做电源出生。
运营商行业壁垒较低,头部集中度较高,毛利率低,净利润低,钱都被上游赚走了,运营商基本赚的都是辛苦钱,国外运营商地域性限制很明显,国内运营商并没有优势,出海难度最大,相对于其他细分,其业绩增长空间较小,而且充电桩运营业务在很多企业里业绩贡献比例并不高,即使运营业务大发展,对整体净利润成长贡献也不会太高。国内独立运营商龙头特锐德(特来电),充电桩运营占其总营收的35%,毛利率仅16%,净利润率常年低于3%,在证券市场里受资金的关注度也相对其他细分公司低很多,特锐德也有合资做充电桩设备,业务占比较低,更多是为了一体化减少相关成本。在此不作运营商的深入讨论。
充电桩设备主要由充电模块、充电枪线、主控板、外壳、接触器、继电器等组成。主要零部件多为标准化电气产品,除充电模块外,别的产品生产技术难度比较小,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差异化小。设备整装技术门槛较低,毛利率也较低。
充电模块又称功率模块,是充电桩的核心,对充电桩的性能有重大影响,占成本的41%,地位相当于电动车里的锂电池,是受益最大的细分,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设备厂商很多都做模块,故充电模块厂商和设备厂商重叠度很高,拥有充电模块业务的设置厂商毛利相比来说较高,目前国内厂商技术成熟,竞争优势较大,40KW液冷充电模块是技术实力的标志。充电模块由功率器件、磁性元件、电容、PCB、芯片组成,功率器件、磁性元件各占12%(功率器件由半导体大厂把持,充电桩功率器件对他们营收影响很小,磁性元件是个很好的细分,当前受光伏、电动车、充电桩三大景气行业叠加,充分受益,但不是本文重点)。充电枪线%,是受益较大的重要细分,目前液冷枪和高压线束渗透率不断的提高,内资企业在该环节已经取得突破。因此着重关注充电桩设备、充电模块及液冷枪线厂商,尤其是该项业务在营收中占比较高的公司,这三个方向也是近期走势最强的细分。
充电桩设备市场化程度高,国内市场竞争者众多,竞争格局稳定,主要企业有企业:许继电气、盛弘股份、国电南瑞、道通科技、炬华科技、通合科技、英杰电气、动力源、英科瑞、英飞源、奥特迅、中恒电气、麦格米特、科陆电子、科士达。单看设备产品差异化不大,整装技术上的含金量较低,玩家大多都是传统电能业务的延伸企业,竞争优劣和盈利要体现在客户资源和充电模块上。
第一类是国网、南网体系内的充电桩设备商,如国电南瑞、国电南自、许继电气、国网普瑞、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等;
第二类是同时兼具充电桩设备生产和充电站运营的厂商,如特锐德(特来电)、万帮德和(星星充电)、上海普天、万马股份等;
第三类是专业的充电站设备生产商,如盛弘股份、科陆电子、特锐德、科士达、和顺电气、中恒电气等。
从客户资源维度看,面向民企充电运营商与车企的充电设备企业毛利率较高,国网、南网招标的公共充电桩毛利率大幅低于民营充电站项目。例如,许继电气主要做以国网招标的项目,2021年毛利率仅5.9%;面向民营和车企的项目毛利率大致在20-35%,这方向的盈利能力更强,例如,盛弘股份2021年充电桩业务毛利率36.1%。特来电、星星充电等民营运营商的项目大多通过电力设备的母公司实现充电桩的自供,故与民营运营商深度合作或稳定供货的设备厂商受益于行业增长更为充分。
目前很多设备企业,充电桩营收占其总营收较小,如盛弘股份2021年营收10.21亿,充电桩营收1.9亿,占比19%;许继电气2021年营收119.9亿,充电桩营收11.76亿,占比9.8%。也有占比高的,如英可瑞充电桩营收占比65%,通合科技充电桩营收占比49%。在充电设备当前竞争格局下,营收规模较小,充电桩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出海程度大的企业,受益程度更高,业绩弹性更大。
充电模块是充电桩的核心零部件,具备一定的技术壁垒,目前重要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企业中,故竞争格局相对较好,行业集中度较高。
该细分板块企业分三类,第一类是以充电桩运营为主的企业,充电模块自产自用,如特锐德、中恒;第二类是以充电桩生产为主的企业,充电模块主要是自产自用,部分外售,如许继电气、盛弘股份、通合科技、英可瑞,与充电桩设备企业高度重合,也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第三类是以供应给充电桩设备生产企业为主模块供应商,即主要外售,他们大多市占率靠前,竞争优势较大,如英飞源、华为。
英飞源(35%)、特来电(11.5%)、永联科技(11%)处于第一梯队,优优绿能、中兴、盛弘股份、英可瑞、麦格米特、通合科技处于第二梯队。英飞源竞争力强劲,市占率从2017年的11%提升到2020年的35%。
充电枪线在直流桩中成本占比达到 20%,在交流桩及液冷直流桩中的占比更高。而大
功率充电桩需要液冷散热,随着XFC等超充桩的逐步增加,液冷散热有望成为未来直流充电桩市场主流的热管理方式之一。目前国内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沃尔核材、永贵电器、中航光电、日丰股份等均已经逐步取得技术突破。细分板块处于发展初期,液冷枪线在企业中占比都不高,差距也不大,其中永贵电器是连接器龙头之一,连接器与充电枪线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得益于国内完善的供应链和相比来说较低的成本,国内企业料将随着产品的放量而具备成本优势。且国内厂商有充分的技术和专利储备, 技术和专利方面的壁垒比较小。未来液冷充电枪线的出海机会值得持续关注。
凭借电力电子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切入充电桩板块,产品覆盖广泛,并使充电桩迅速成为重要的业绩贡献板块,其原有电能质量业务与充电桩技术同源。公司在将三电平模块化技术运用于电能质量产品后,凭借自身技术储备切入充电桩业务,于2011年研制推出了充电桩模块,用于对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可处理在交流转直流过程中因电流量过大产生的谐波等问题。目前,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业务已拥有分体式及一体式充电设备、交流充电桩、恒功率充电模块、充电站建设及运营管理服务等产品,覆盖高压直流快充、交流慢充等领域。
公司拥有领先的技术方案,产品性能优异,有较多的经典应用项目,公司推出的第五代恒功率直流充电模块,可实现最大50%的充电效率提升,性能优异。
公司与业内主要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有大量的民营运营商与车企。优异的渠道和客户资源使其具有较高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其充电桩业务毛利率高达36%,是该分项里的佼佼者。
产品通过欧美认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公司22KW欧标交流充电桩已完成海外认证,成功开拓欧洲新能源交流桩B端和C端市场,目前产品已面向壳牌、BP、道达尔等运营商集中式快充站销售。2021年公司盛弘股份与BP集团达成合作,成为首批进BP中国供应商名单的充电桩厂家,产品的技术及安规全部符合海内外标准,获得了海内外用户的一致认可。
点评:公司在产品竞争力、客户资源、渠道建设、出海扩容等方面都综合性较优,国内外发展比较均衡,是未来充电桩行业大发展的重大受益厂商之一。预计2022年营收约14.7亿,净利润1.88亿,充电桩业务占比约20%,毛利率行业领先。盛弘在证券交易市场中也是较受资金追捧的标,自2022年4月见底以来,不断逆势新高,本轮充电桩行情的强势股。其同时身处储能板块,而且业务占比较高,前期很多涨幅均来自储能板块的风口带动,股价处于高位。
通合科技在充电桩领域的基本的产品是模块和充电桩整机解决方案。现有模块产品以符合国网“六统一”标准的20kW高电压宽恒功率模块和30kW、40kW高电压宽恒功率模块为主,工作原理是将380V交流输入通过整流变换转换为稳定的直流输出。公司充电桩整机通过充电模块并联冗余配置,依据使用场景可以灵活调整布置方案,充电功率可从20kW到480kW,以满足更多场景对充电设备的需求。
公司在充电模块上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深厚的市场积累。充电模块是公司研发与推广的重点方向,产品从2007年开始已经进行了八代更迭,持续打造高可靠性、高效率的充电模块产品,响应主流市场需求快速推出了符合国网“六统一”标准的20kW产品和针对网外市场30kW、40kW产品。2022年公司推出超高的性价比40kW高电压宽恒功率产品,和2021年推出的40kW高电压宽恒功率产品形成高低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持续研发新产品,逐步的提升竞争力。
公司不断深入发掘客户的真实需求,针对国网之外的运营商、集成商,从性价比、可靠性、效率、降低噪音等方面持续进行产品优化不断迭代升级,实现用户多样化需求。同时公司将针对性地研发双向充放电模块及液冷、高防护等方案,适应市场的多元变化及对产品高质量的要求;通过研发充电模块和双向充放电模块的自动化制造技术,解决智能分布式充电系统的产业化应用问题。
点评:预计通合科技2022年营收5.8亿,净利润约3800万。其充电桩业务占比较大,而且发展迅猛,2020年占比27%,到2022年占比已经将近50%,血统较纯正。近几年营收有较大增长,扣非净利并没有相应的大增长,具备厚积薄发的潜力。通合充电桩业务占比高,营收体量小,受益于行业发展充分,未来业绩大概率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通合科技在股市受到资金的狂热追捧,是本轮股市充电桩板块行情的领头羊,股价已经过了一轮加速冲高。
道通科技是全球性汽车诊断厂商,公司充电桩产品已通过海外认证,具备较强的品牌知名度。公司深耕海外市场,坚持高端化路线,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在欧美汽车后市场有较强的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因此凭借公司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品牌积累、中国企业的供应链优势以及充电桩产品突出的性能优势,快速通过了海外多国认证,包括美国UL、CSA、能源之星(Energy Star)认证及欧盟CE、UKCA、MID认证等。对比同等级友商产品,体积降低50-70%,整机成本降低30%,计量误差度小于0.5%,达到专业电表精度。
公司产品得到多国推广,入围充电桩贴项目享受各种政策补贴。公司大力进行海外推广,抓住海外市场机遇。通过权威展会、行业媒体、精准投放,建立样板点,面向目标用户提升品牌认知和销售转化,加强品牌的影响力和渗透力,2022年上半年已参加行业内包括澳大利亚墨尔本汽配及售后服务展、2022亚洲未来交通展、2022 The Tire Cologne 德国展会、2022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汽车保养、2022 TTM 波兰汽车技术博览会、2022西班牙马德里汽车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2022 挪威国际电动车研讨会及展览会、2022 fully charged英国展览会等在内的全球33场展会,建立了包括英国伦敦,德国慕尼黑,法国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美国纽约,美国洛杉矶,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等多个国际示范站。其充电桩产品取得海外多国订单,并已逐步实现交付。在线下销售,公司充电桩已在多国实现了销售突破,陆续取得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多国订单并逐步实现交付。在线月,公司交流充电桩产品登陆全球主流电商亚马逊美国站,目前该品类冲进该类目前5名。
点评:道通的优点是海外,具有渠道优势,而且切入充电桩的时机与行业发展非常契合,将充分受益于欧美市场的大机遇。预计2022年营收22.89亿,目前充电桩占比较小,前期高投入基本都处于打基础阶段,其未来业绩看点就在于充电桩的放量,2023年进入充电桩放量收获期,业绩将迎来一段快速地增长,但其营收体量相对较大,充电桩对其业绩整体拉动并没有太大优势。道通的机构关注度较高,筹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前期很多充电桩标的因有储能业务而受益光伏储能板块的主升浪涨幅很大,如科士达、盛弘股份等,道通不沾边储能,没有享受到这波涨幅,股价尚处于相对低位。
英可瑞液冷技术领先市场,推出液冷充电模块及系统方案。液冷充电模块相比传统风冷充电模块具有防护等级高、可靠性高、噪声小的优势。英可瑞推出了30kW液冷充电模块,及180kW户外液冷循环一体机。同时,公司充电桩产品以直流为主,包括单枪分体式直流充电桩、双枪一体式直流充电桩等。
点评:英可瑞是比较纯正的充电桩标的,2021年营收1.68亿,充电桩业务占其应收约65%,是其主营业务,液冷模块是行业发展发现,英可瑞将充分受益。公司近几年业绩不佳,机构关注度低。英可瑞市值和营收规模较小,血统纯正,在行业风口下,很容易受炒作资金的关注,近期走出了一波爆炒的行情,市值波动很大。
永贵电器深耕连接器行业,是轨交连接器龙头,主营业务涉及的下游比较广,涵盖轨道交通与工业、车载与能源信息、特种装备。目前正在全力发展新能源连接器和充电枪业务。
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产品主要为液冷充电枪。公司车载产品有高压连接器及线束组件、高压分线盒(PDU)/BDU、充/换电接口及线束、交/直流充电枪、大功率液冷直流充电枪等,车载产品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高压、大电流互联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围绕汽车厂家对应车型设计研发和生产液冷充电枪。公司液冷充电枪具有竞争力,已成功进入车企和桩企。从技术角度看,公司已研发出第二代液冷超充枪,在第一代的基础上优化结构降低成本,并已进入比亚迪、吉利、长城、上汽、一汽、广汽、北汽、本田等国产一线品牌及合资品牌供应链体系,并于特锐德、万帮、许继等充电桩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伙伴关系。在未来公司还将推出更具竞争力的平台液冷超充枪,以满足各类充电桩运营企业的需求。
点评:永贵电器的液冷充电枪产品成功进入新能源车企和桩企,客户资源优异。预计2022年营收15亿,净利润1.6亿,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和充电桩液冷枪线是其未来业绩增长的重点。公司的营收规模在细分里已经不算小了,而液冷枪线市场规模相对不大,单液冷枪线对业绩的带动性不太大,而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同样也是当下高景气的行业,这两块业务未来共振,对业绩的拉动还是值得期待。永贵电器股价走势更多的是跟随汽车连接器板块。
充电桩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尤其是毛利率高的海外市场,潜力巨大,是一个景气跨度和高度都很不错的行业,板块具备实现多个基底主升浪行情的潜力,多家公司处于业绩爆发前夕。板块内很多公司都是跨领域或相关领域切入,真正受益的公司的充电桩业务对业绩的贡献并没有充分释放,纯在一定预期差。经过一轮行情后,有些公司已处于高位,并不适合介入,但这是一个值得长期跟踪的行业,优质的标的后续依然值得持续关注。
(本文中提到的个股,仅是分析讨论所用,绝对没有推荐的意思,请勿据此操作)